當前位置:高考升學網(wǎng) > 造句大全二年級 > 正文
(1) 張衡發(fā)明的地動儀,是世界上第一臺測定地震方向的儀器。
(2) 這臺地動儀靈敏度很高,能測出遠距離的輕微地震。
(3) 地動儀這一寶貴的發(fā)明使我們中華兒女感到萬分的自豪,也為世界科學做出了史無前例的偉大貢獻!
(4) 張衡地動儀無比神奇,其科學的設(shè)計構(gòu)思,讓兩千年后的今人,拍案叫絕。
(5) 地動儀利用慣性原理、以擺和杠桿機械為主的結(jié)構(gòu)模式,測定地震和方向.
(6) 豪不夸張地說,張衡地動儀,不僅回答了國內(nèi)外的質(zhì)疑,也重新連接起這些失落的環(huán)節(jié),讓張衡和他的地動儀獲得新的生命。
(7) 公元138年的一天,地動儀西邊的龍嘴吐出了銅球。
(8) 中國的張衡在漢朝時發(fā)明了地動儀.
(9) 地動儀用精銅制成,圓經(jīng)八尺,合蓋隆起,形似酒樽。
(10) 這臺發(fā)明于公元132年的儀器的名字叫做“候風地動儀”。
(11) 公元132年我國東漢時代張衡發(fā)明了候風地動儀,用來監(jiān)測地震,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儀。
(12) 公元132年張衡創(chuàng)制了世界上第一臺地震儀,即候風地動儀。
(13) 第一組有地動儀、鑄熔術(shù)、航海造船和指南針。
(14) 而“金玉地動儀”系100余公斤黃金珠寶打造而成,原型來自于東漢候風地動儀,全身珠光寶氣。
(15) 被譽為“科圣”的東漢太史令張衡,發(fā)明的“地動儀”比西方早1700年;創(chuàng)立的“渾天說”,比同時代的希臘天文學家托勒密“宇宙理論”先進得多。
(16) 公元前132年,東漢太史令張衡發(fā)明了候風地動儀,它是世界上第一臺觀測地震的儀器,在世界地震學發(fā)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。
(17) 《后漢書》中記載的“驗之以事,合契若神”的候風地動儀,其實早已失傳。
(18) 東漢天文學家張衡制成的候風地動儀,是利用柱擺穩(wěn)度小的特性來測定地震源方向的儀器。
(19) 6月17日,吳迪在現(xiàn)場演示仿古精銅張衡候風地動儀。
(20) 在中國古代,科學是屬于道教內(nèi)容的,著名地動儀、火藥等是道教范圍,九章算術(shù)和其他科學也屬老莊道教之類。
(21) 地動儀用銅制成,圓徑八尺,形似酒樽,內(nèi)部安置機關(guān),按照八個方向,裝八個龍頭,龍嘴里各銜著一個小銅球,下面蹲著八只張嘴的蟾蜍。
(22) 寶雞科技青年于安君破譯出張衡候風地動儀。
(23) 公元132年,張衡在京城洛陽制成了可以測定地震方向的“候風地動儀”。
(24) 早在公元132年,東漢時期的張衡就研制出了人類歷史上的第一臺地震儀器,他的“候風地動儀”能夠檢測出地震方向。
(25) 網(wǎng)友錢嘉熠留言稱,初中歷史書上交待得很清楚,陳列在中國博物館的張衡地動儀,是現(xiàn)代仿制品【源自】。
(26) 直到今日,我們才明白,原來《后漢書》中記載的“驗之以事,合契若神”的候風地動儀,其實早已失傳。
(27) 張衡為中國天文學、機械技術(shù)、地震學的發(fā)展作出了杰出的貢獻,發(fā)明了渾天儀、地動儀,是東漢中期渾天說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(28) 其中漢朝張衡知名度最高,因他既是天文學家,又是渾天儀和候風地動儀的發(fā)明者。
使民以時造句,用使民以時造
時間:2023-09-15 06:0:27圣躬造句,用圣躬造句
時間:2023-09-21 17:0:47包吃造句,用包吃造句
時間:2023-09-20 17:0:30湯盤造句,用湯盤造句
時間:2023-09-16 21:0:34